【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

时间:2024-06-12 16:04:03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等把《后羿射日》这篇课文读正确、流利。

2.了解后裔与怪禽猛兽等斗争的过程中的神勇无比。了解祖先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

3.积累,背诵《后裔射日》

教学难点:

了解后裔的神勇无比,了解祖先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课文。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淮南子》中的秦西巴纵麑,谁来背诵给大家听。(指名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交流《淮南子》里面不仅收集了许多带有哲理性的小故事,而且还有许多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后羿射日》课件出示

2.学习新课:

(1)听老师读,你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同时注意老师在哪个地方停顿。

(2)刚才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老师发现这些字很难读,老师把它拿出来,大家再读一读。(课件出示)

(3)生字读熟了,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读熟,自读3遍,找同学起来读。(指名读)

(4)小组合作读准字音。展示读。

(5)课文读熟练了,尧之时,发生了什么事?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那你知道文中的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是什么吗?(交流)对,它们是一些危害人类的东西,来咱们一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6)当这些怪禽猛兽危害百姓的生活时,尧是怎样做的?谁来读有关的句子。

(7)后羿为人类做了那么多,你想对他说什么?(交流)

(8)这个故事发生在上古时期,离我们十分遥远的时候,那时候科技不发达,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便赋予他神话色彩!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和智慧!

(9)让我们带着读祖先的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课文!

3、积累、背诵课文

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先能背诵。交流展示。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师:“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肯定学生的梦想,并激励他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筹齐:筹集齐全。本课是指瑞恩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募捐: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

颠簸:上下震荡。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声不吭:吭,出声,说话。“一声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

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出示非洲孩子的生活资料。(录像、图片及文字。)

3、引读课文,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

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

⑴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段话与前面写瑞恩在第一次捐钱时听募捐项目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得要2000块钱时的表现形成了对比:那时的瑞恩还不知道2000块钱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从“兴奋”到“坚定”,一方面表现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2000块钱,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定态度是不可动摇的。

⑵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作者在此点题,满怀深情地阐发议论,以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

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 ……此处隐藏4638个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

(4)朗读四自然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颜色;

“赛八寸的玛瑙盘”——面积大;

“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花多;

“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背诵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五、拓展训练

  1、归纳写作特点、然后进行小练笔:

(1)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2、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

  六、总结

天山美丽如卷,大家从文字上就可以欣赏到天山的美,犹如漫步天山,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反思

1、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受天山之美,通过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词语“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2、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对略读课教学的把握还有些欠缺。略读课教学宜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学习,在师生或生生的交流中深化理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我认为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应是让学生积累语言,将大量的时间放在朗读和背诵积累上,和文章的写作方法上。而对于天山景物有什么特点,可以简单处理,而不必在景物特点上花费太多时间。这样做学生和老师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一些字上。比如雪峰的特点是高、大、白,溪流的特点是快、清、活,森林则是绿、密、幽,野花是高、多、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天山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做过边疆的热爱和名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

2、会比较形近字,并用形近字组词。

3、会仿照“ABB”“AABB”两种组词形式写词语。

4、会体会感叹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

5、会用关联词语“只有……才能……”只要……就……“写句子。

6、会独立给一篇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独立运用提出问题,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式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的不同之处;比较正确地提出问题,连接问题答案,概括段落大意。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第1题。

1、比赛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

2、写出带点字的读音。

3、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明白这些带点字大多是词语的关键字。

栖息:多指鸟兽歇宿,也指人暂居住。

腮边“两颊的下半部脸。

山峦:连绵的山。

银发:白发。

气喘吁吁:呼吸急促的样子。

悬崖陡坡:山崖坡度很大,近于垂直,十分险要。

身躯矫健:身体强壮有力。

二、第2题。

1、抄写这些字。

2、独立确定部首。

3、验证。

4、小结:像这样比较特殊的字应该重点记忆。

(1)同桌讨论交流方便快捷的记忆方法。

(2)全班交流。

(3)有多余时间的同学或小组,可以在字典中找一些类似的部首记一记。

三、第3题。

1、比较这些字,说说部首与字义的关系。

2、组词。

3、比一比上下两个字,说说比出了什么。(字的意义和字的部首有关,我们记字要把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我们还可以记一个部件,加上不同的部首,记信许多字,比如:“槐、愧”以外,还有“魔、魁”等。)

4、自己再列举一些字给同桌做一做。

四、第4题。

1、读这些词语。

2、归纳构词形式。

3、照样子写几个。

4、说说这样的词语和作用(这些词语形容事物的外形、色泽、质地等,起到了强调、渲染的作用。)

5、各挑选一个词语造句。

五、第5题。

1、读句子,比较句子的异同。

2、每组第二个句子,我们叫它感叹句,它的标志:感叹号和感叹词。

3、在句子中找一找,圈注出来。

4、带感情读,体会感叹句的语气和感情跟一般的陈述句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的第2句表示称赞的感情。

第二组的第2句表示喜爱的感情。

第三组的第2句表示自豪的感情。

5、学写几个感叹句,有感情的读给同学听。

6、小结:感叹句贵在“有感而发”,切忌随便就发。

六、完成《作业本》中的作业。

第2课时

一、第6题。

1、读句子。

2、把句子分成两句话说,懂得两者的条件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条件。

3、仔细比较两个句子,哪一名的条件是唯一的,也就是说“达到后面的结果只要这一个条件就可以了”。(只要……就……)

4、这是这两个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词的主要区别,同学们要牢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能把话说准确。

5、用这两个关联词造句,留心区分不同。

二、第7题。

1、复习运用“提出问题,连接答案,概括段意”的方法。

2、读短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3、提出问题(“我”到什么地方去旅游,留下什么印象?外宾对农民的西瓜感到怎么样?人群里为什么会响起掌声?掌声赞扬什么?

4、概括段意。

第一段:“我”到北京旅游,到八达岭见到的一件事,留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农民卖的瓜外宾感到很满意。

第三段:农民卖瓜买卖公平,受到周围群众的掌声赞扬。

三、完成《作业本》中的作业。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