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工作计划六篇

时间:2024-06-12 16:04:47
畜牧局工作计划六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畜牧局工作计划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畜牧局工作计划 篇1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生猪、家禽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时有起伏,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为此,要认清畜牧生产发展的形势,切实发展畜牧产业,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以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为契机,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进一步健全动物防疫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六大体系”,即领导组织体系、物质投入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科技应用体系、督导评价体系和考核兑现体系,彻底实现“四个转变”即动物防疫责任主体实现由部门主体向政府主体转变,动物防疫方式实现由春秋两季向四季防疫、月月补针的免疫程序转变,评价防疫效果的方法实现由检查密度向抗体监测转变,强制免疫服务形势由收费服务向用以钱养事免费服务转变,巩固区、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落实“以钱养事”服务新机制,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能力,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鸡新城疫、禽流感和羊痘的免疫密度达到100%。

二、因地制宜的调整畜种结构。

我区传统养殖的突出特点是绝大数农户是什么都有,但养殖量极少,仅供食用。这种畜牧业生产,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更不利于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因此,加强畜种结构调整,走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是提高养殖效益,增加畜牧收入,提高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实时进行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不搞五畜俱全,根据区域特点,选择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畜种作为主攻方向,调整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动物在畜牧结构中的比例,调整以中蜂为主的特种动物养殖和特色动物养殖在畜牧结构中的比例,开辟我区以中蜂和草食动物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特色化和产业化养殖发展道路。

三、以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推进畜牧产业生产向健康养殖转变。

大力改革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养殖模式,加快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和生态畜牧业。通过正确引导、积极扶持、规范建设、科技支撑,按照“村容整洁、环境优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生态家园建设,加快栏圈改造和沼气配套建设,在沼气建设上,可优先考虑养殖大户和规模场(区)。

四、继续大力保护和培育母猪,推动生猪稳定健康发展。

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关键,保护母猪就是提高生猪生产能力。要继续做好母猪补贴和保险政策,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母猪数量,调动养殖户饲养母猪的积极性,迅速恢复和提升生猪生产水平。

五、强化品牌意思,推进畜牧业向标准化生产转变。

从环保、生态的角度着手,组织和引导养殖场(户)实现规模化饲养和标准生产,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大力推广规模养殖30模式、50模式、60模式、150模式、250模式和500模式。大力强化品牌意识,借助神农架名气,打造神农架品牌,开发畜牧产品,积极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提高品牌效应,努力推广。

六、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畜牧业发展需要畜牧部门科技工作者和从业者都要提高素质,不仅要求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还要求科技文化素质也要提高,不仅需要请进来和送出去进行理论素质培训,还要求沉下去,扎得住提高实践技能。不仅要求提高劳动素质,还要求提高运用新技术、新科技的能力,从而为畜牧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畜牧局工作计划 篇2

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立足保护环境、依托科技创新,推进健康标准化养殖,延伸产业链条,注重品牌建设;以法制建设为指针,开展学法用法,从严执法,全面推进牧政、渔政和动物卫生逐步进入法制正轨,确保全区养殖业健康平稳发展、动物疫情清净、畜水产品质量安全。具体目标:年出栏牲猪68万头,增长率4.9%;出栏牛1.13万头以上,增长4%;出栏羊12.8万只以上,增长6%以上;家禽出笼365.9万羽以上,增长率1.5%以上;水产品产量1.33万吨以上,增长率5%以上,全区动物疫情清净,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无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围绕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抓招商引资和争资立项工作。力争招商引资突破千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达到1200万元以上。

(二)冬春工作部署。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围绕畜禽越冬管理、疫病防治、饲料科学配方、饲养管理、防灾减灾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畜禽产品加工及营销管理等内容,开展养殖业科技大培训活动,计划办培训班3期,培训360人次。同进指导养殖户作好是养殖规划,特别是对水产养殖户口养殖鱼类新品种的引导,开展渔船安全检查。

(三)抓动物防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技术支撑,充分共享市局先进设备和仪器,开展全区实验室检测工作,为我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更高的技术支撑。二是做好动物疫情监测统计、分析,根据流行病学状况,及时进行预警预报。三是进一步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工作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预备队的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四是结合秋防督查,抓好查漏补缺,重点做好免疫效果检测工作和规范各乡镇软件资料,迎接省市动物防疫督查检查工作。

(三)抓行业执法工作,确保全区动物疫情清净,提升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执法保障措施,完善执法过错追究制,强化监督稽查,规范执法行为,使违法案件举报查处率、适用法律准确率和结案率达到100%。同时加强畜禽交易、屠宰、运输环节监管,重点打击贩运病害动物及产品行为,防止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加大对乱扔病死动物尸体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巡查郴江河流域,让群众有个美好环境。

(四)大力开展宣传和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宣传部门协调合作,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平台积极宣传动物防疫工作中的正面活动和好的人物事迹,进一步提高行业形象。同时积极发送相关工作信息,保证每月在省市网络平台、区手机报等媒体报道2篇以上。二是大力开展“养殖110”为民服务活动,加强科技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工作。继续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及讲法律、讲政策、讲技术、讲管理、讲食品安全和送科技、送药品“五讲两送”活动,积极为养殖户排忧解难,提升队伍自身素质和良好的行业形象。

畜牧局工作计划 篇3

为认真做好今年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我局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畜牧系统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水平,建设一支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执法队伍,结合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实现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效能增强,协调水平提高为目标,坚持自学为主,加强集中培训,注重 ……此处隐藏4491个字……工作;三是在丹江口市举办种草养牛、黄牛品改示范点;四是积极创造条件,探索畜禽粪便处理新途径,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5、积极参加科技攻关。一是积极参加并按时完成《马头山羊国家标准》等项目的研究工作;二是继续开展《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新技术中试与示范》试验,探索解决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途径;三是积极申报科技攻关项目和技术推广项目,加快畜牧业技术研究与应用。

6、努力做好畜牧业协会工作。一是实施协会品牌战略。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品,并在全市大力推行,推动本地畜产品的销售。二是积极向市科技局申报20xx年科技项目,向有关单位申报建设项目等,以加快科技推广及生产基地建设。三是积极争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协会的支持和资助。四是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活动。如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禽流感防控技术、猪链球菌病防控技术,以及其它养殖技术培训等。五是积极创造条件,向会员单位提供协会服务产品,向会员单位推荐安全、高效、知名的饲料、兽药等中间产品。

7、及时完成畜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综合材料的起草工作,及时完成其它各项临时性和配合协作性工作。

畜牧局工作计划 篇6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及各乡镇、办事处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任务及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不断调整养殖业结构,改善养殖生产环境,勤政务实,认真执法,搞好服务,使我市的养殖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牧水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生猪出栏25.86万头,存栏30.9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10.2%和1.6%;

2、商品肉牛出栏1.4万头,比去年增长16.6%;

3、家禽出笼476.2万羽,存笼656万羽,分别比去年增长3.3%和0.5%;

4、禽蛋产量5258吨,比去年增长5.2%;

5、肉类总产30250吨,比去年增长8.5%;

6、水产品产量16100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7100吨,分别比去年增长6.6%和16%。

(二)上半年养殖业运行特点

1、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仔猪补栏快。全市生猪散养户空栏率小于5%,规模养猪场生猪生产总量呈上升趋势。上半年生猪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2、家禽生产逐渐恢复。今年年初,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家禽特别是水禽生产明显滑坡,禽流感过后,家禽养殖呈恢复性增长。目前,家禽生产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所有山塘水库边形成了有水就有鸭的良好局面。

3、牛、羊及牧草生产有所突破。今年以来,活牛及肉牛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各乡镇办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种草养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养牛的积极性,一批种草养牛户、繁殖小牛户发展起来。养羊生产由于小尾寒羊、南江黄羊在我市落户并持续发展,养羊、养牛成为畜牧业增长的一个亮点。

4、水产养殖模式发生变化,名优特新水产品养殖力度加大。水产养殖由过去的混养、人放天养向主养、单养、精养模式改变,立体化养殖模式在我市的一些山塘水库得到了推广。今年上半年,水产品价格直线上扬,养殖效益大大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如:樟树银鲫、彭泽鲫、鳜鱼、淡水珍珠等一些特种水产品落户我市,并形成规模化养殖势头。

(三)上半年工作成绩

1、畜禽生产由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的无公害方向转变。

在生猪生产保持良好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以无公害生产为突破口,培植养猪大户发展无公害优质生猪,并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扶助,今年,我们以发展生态牧业小区为重点,加快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步伐。

2、种草养畜和奶肉牛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发展。今年,全市种草养牛、养羊发展势头较好,养牛、养羊生产在畜牧业中的比重提高,特别是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肉牛品种,还培植了一大批养牛专业户,为今后牛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动物防疫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今年年初,我市对口蹄疫、猪瘟实施强制免疫,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迈出了新的一步,全市牲畜强制免疫密度达100%。特别是4月份实施的仔猪调入准调证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我市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大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4、名优特新水产品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樟树银鲫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全市异育银鲫(樟树银鲫)养殖水面达7000多亩,其它特种水产如彭泽鲫、鳜鱼、叉尾鮰、中华绒蟹、南美白对虾、淡水珍珠等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可观。

二、下步工作要点

(一)抓疫病防治,严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在动物疫病防治上,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重大动物的防疫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点,确保防疫密度达100%,严防W病、Q病发生和流行;二是狠抓动物疑难病的诊断,不断提高兽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诊断准确率,及时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三是严把检疫关,重点把好“五关”,即产地检疫关、进场(点)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防止畜禽购销中疫病的流入和病猪死禽进入市场交易。

(二)抓市场整顿,确保畜禽产品安全。

认真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严厉打击制造、出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假冒兽药及其它破坏养殖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法行为,确保养殖业顺利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抓队伍建设,提高畜牧兽医人员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兽医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二是大力开展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三是建章立制,狠抓全局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本系统工作人员严格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

(四)抓好科技下乡服务,大力推广新技术。

大力宣传和推广养殖业新技术、新成果,积极指导群众引进良种,调整品种结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开展各项技术服务,以此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优化产业结构,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五)抓作风转变,为民办实事。

一是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倡导勤奋好学,敢于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的良好风气,全面了解和掌握养殖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养殖户发展生产,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二是认真按照上半年确立的十件实事抓好落实。办好《樟树畜牧水产简讯》,成立养猪、养鸭、养鱼等行业协会组织。在市畜牧水产局的指导下,组建上联市场,下系养殖户的流通服务机构,使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得到全面发展,解决养殖生产中买难、卖难的供需矛盾,使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得到长足的发展。三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獭兔、优质种猪等具有发展潜力的养殖业项目,促进全市养殖业生产更上一个新台阶。四是抓好畜牧和水产养殖业龙头企业和无公害基地的申报和准备工作,争创地方品牌和产品特色。

《畜牧局工作计划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